4步教你低成本打造私域流量!
2023/3/20 10:08:43
1、本质是消费者链接深度化
首先,私域流量是相对于与公域流量来讲的。所谓公域流量,即平台流量,是不属于企业和店铺的流量。所以对餐企创业者来说,他更是流量账面上的数字,不由个人意志转移。
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本质的差别便是去掉了“流量”本身的含义,把“流量”当做有温度、有情感的消费者,强调和消费者有更深层次的链接。
说得再精准一些,私域流量就是在特有的空间内,品牌和消费者频繁接触、认识和交往,进行情感链接,使得其在未来购买同类型产品时,绕开戒备心,更大概率地选择你。
2、本质是流量私有化
公域流量是平台流量,由平台控制。而私域流量是更自由的流量。餐饮经营者可以凭借个人意志自由使用流量,这就是流量私有化。
一旦流量私有化,餐饮经营者分发信息、策划活动、进行客户运营和管理时,就有绝对的控制权,发布什么样的内容、什么时候打广告、策划活动给哪些类型的消费者,都可以自己当家做主。
3、本质是客户管理
在没有数据管理系统前,一家店铺或者餐企想要维系和管理客户关系,难上加难。现在即便现在是有了客户管理系统,很多餐厅也只能简单地记录客户最基本的信息,比如生日、年龄、姓名和消费练习渠道等方式,很难与客户建立深层次的联系。
而随着企业微信等一系列私域工具的诞生,餐饮经营者开始可以基于微信等社交链,和客户更频繁、更层的接触。在这样的接触下,企业越来越懂消费者,对消费者的分类和管理也更细致、更合理、更有针对性。利用企业微信等工具的群功能、数据统计、标签等,餐企可以自行实现流量的二次裂变,提升复购率。
餐饮门店怎么做好私域流量?
1、建立流量闭环,打通流量“任督二脉”
做私域前一定要确定好私域路径,就像在去目的地前,先规划好各种路径,这样即使不小心走错了,也能及时更正。
我们以瑞幸咖啡的私域路径为例子,瑞幸的打法是把公域平台的流量导入公众号、小程序、APP,再把公众号、小程序的流量导入企微号,其中再通过企微号,导入福利群,再通过福利群进行二次裂变,形成完整闭环。
在这个闭环中,瑞幸走的每一步都是清晰的、系统的,哪个环节出错,系统会立刻反馈给运营人员。
2、全渠道引流,让流量的池子潺潺不绝
餐饮行业的引流方式,无非就是线下引流和线上引流。线下引流,门店每一个和客户有触点的地方都可以引流;线上引流,就要利用线上相关的渠道。
①线下引流
一个客户到店一般会经过几个环节,进店、取餐、点餐和用餐,这些环节都可以设置相应的海报进行引流。
a.进店环节:消费者进店时,第一眼看到的地方便是店铺的大门和进店门旁边的位置。所以这两个地方,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引流的点。
以此前我自己在麦当劳的亲身体验为例,进门时,我们可以看到门店的玻璃门上张贴着一张横版海报,上面以“9.9元享受6折特惠,一次回本,多用多省”为噱头,吸引消费者扫码进入微信小程序。
而进门后,大门旁边又放置着一个易拉宝,告知用户近期在跟可口可乐联名做活动,“买大套餐,免费得可口可乐杯1个”,引导用户下载APP。
b.点餐和取餐:用餐高峰期时,消费者往往会在吧台处排很长的队。这时,如果门店地面上有一个标识引导消费者去私域平台上点餐,不仅可以减少员工的工作压力,还可以节省消费者的排队时间,缓解消费者等点餐时焦急的焦虑情绪。
有些品牌会在用户取餐时,让服务员以福利的形式推荐消费者加入企业微信群。消费者听到有福利拿,一般不会拒绝。
此前麦当劳的一些门店就会在消费者点餐时,告知消费者“扫描加入我们企业微信群,免费送甜筒”,并拿出一个二维码给让你扫。瑞幸咖啡各大门店的收银台前,也都会有入群的二维码台卡引导,店员也会积极引导客户加微信入群。
引导扫描后,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:扫了小程序的消费者,怎么导入个人微信和企业微信?最好的办法是,当消费者扫描进入到一个页面时,可以在页面上放上个人微信或者社群二维码,并配上引导语和福利话术,把消费者引入微信号。
②线上引流
以瑞幸为例子,瑞幸已有的流量平台包括APP、公众号、社群,每个平台都有庞大的流量。
a.公众号导流:瑞幸咖啡的已有粉丝至少百万以上,官微每篇头条文章的阅读量几乎都在10万+。而为了把公号的流量导入企业微信群进行更精细化的运营,瑞幸经常会通过一系列福利文导流。一篇领取优惠券的福利推文,阅读量破10万+,转化率按最低1%来算,也有1000人。
b.小程序导流:瑞幸小程序中心首页和个人中心,最显眼的地方浮现着两个icon,一个banner,上面会直接显示折扣的信息吸引消费者点击进引流页。当消费者进入引流页后,就会看到一段文案和二维码,通过引导就可以加到瑞幸运营人员的企业微信索要福利。如此一来,瑞幸的运营人员便会将其拉入私域群中获取福利。
c.社群引流:当品牌的社群已经有一定粉丝基数时,就可以让粉丝邀请身边的人入群,实现裂变引流。瑞幸咖啡的福利官会经常性地在群里丟裂变小程序,引导粉丝邀请朋友入群,每当一名消费者带来两个朋友入群,便可获得3.8折的折扣劵。
3、根据不同的流量“池子”,针对性地运营
私域平台的池子,不仅有社群,还有公众号。不同私域池子,目的不同,运营方法也各有差异。那具体怎么操作呢?
①社群运营
a.留下来:建立预期,给足消费者留下来的理由。
消费者刚进群,往往会有陌生感,对群的价值也稍有疑惑。这时如果有人用欢迎语表示欢迎,并清楚地告知群的价值,这样消费者留下来的几率就会大许多。
比如麦当劳,消费者刚进群,麦麦小助手就会@你入群有专属福利,并且详细地说明福利的种类、时间等,督促用户时刻关注群。同时用海报的形式,把福利具象化,给用户建立一个预期。
此外,告知群的价值时,也可以把福利进行排期,比如什么时间段发什么主题的福利,让用户知道什么时间段打开群可以领取福利。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增加用户看群的频次,养出关注群福利的习惯。
比如瑞幸咖啡,把每天什么时间要做什么都做成海报排期表,不同时间段,主题不同,避免消费者因过渡消费而产生厌烦情绪。此外,制作成海报的“群福利排期表”还有个好处,就是便于保存,有利于消费者时常翻看。
b.活粉:烘托氛围,让消费者“嗨”起来
方法一、双群主运营,配合跳动氛围
传统的群一般往往只设置一个群主,这样就会把所有任务都压在一个人身上,可是一个人精力有限,难免顾及不过来。此外,一个人的“独嗨”,也容易让群成为死群。要摆脱这种困境,可以使用“双群主”(群主+全管理员)制度,分工合作运营社群。
以完美日记的社区运营为例。群主@小丸子负责用户承接,把用户导入群中,再@用户发些问候语等关怀的话术,拉进彼此的距离,让用户更愿意互动。群管理员@小助手,则负责日常用户答疑、知识分享、辅助用户购买解决决策。
长期以往,当用户遇到问题,也知道找谁,这无形中不仅省去工作人员的时间,也提高了运营效率。
方法二、玩游戏,唤醒群成员的积极性
社群建立起来后,群主可以多玩一些大家可以一起参与的游戏,以唤醒社群人员的积极性,增加群的活跃度。
比如肯德基的扎气球,运营人员在群里设置了十二个气球(虚拟),并告知消费者当中只有一个含有奖励,奖励是买一送一的中份薯条奖励。参与方式是大家随机报数字,一人报一次。报完后,运营人员再公布答案。
玩游戏是人的天性,尤其是群体游戏,大家一起参与,一起开心,这样群的氛围就起来了。虽然也有部分人始终不参与,但是看到这样氛围的群,他们心里也是喜欢的。
方法三、通过活动方式,活跃粉丝
如果条件允许,可以把活动发展到线下,这样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会更大,而且还能给品牌做宣传。
比如星巴克咖啡教室,经常会邀请星巴克的熟客在线下开展活动,比如教他们怎么制作咖啡,怎么用咖啡渣种植多肉等。现场还有专人给大家拍照,活动完后再发回到群里,线下参与活动的人员看到后就会给照片配上文案发朋友圈,进一步对品牌进行曝光。
②公众号运营
公众号有两种,一种是订阅号,别一种是服务号。订阅号可每日发一次消息,服务号只能一周发一次,但功能齐全。餐饮经营者到底选择订阅号者和服务号?我的建议是选择服务号,因为服务号有三种优势。
优势一、可以用更多时间为粉丝提供更优质、更创意的内容。服务号一周发一次内容,餐饮的运营人员这样便可以花更长的时间构思创意,打磨内容,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内容。
比如瑞幸咖啡有一个服务号叫做luckycoffee瑞幸咖啡,每周发布7篇推文,内容主题大多数为福利通知、新品介绍、新品打折等,几乎每篇文章,读起来都挺流畅,活动也富有创意,新品介绍的文案和图片也很诱人。瑞幸的服务号之所以能保持这样的内容品质,是因为瑞幸公号运营团队可以用一周的时间策划内容、打磨文案,精心排版。
优势二、发布的消息不折叠。服务号推送消息不会被折叠,可直接显示在消费者聊天的列表中,内容打开率和曝光率都比订阅号大。
优势三、推送消息少,对用户的干扰少。许多餐饮人希望每时每刻消费者看见他们推送的内容,因为这样可以牢牢抓住消费者的时间。但是这样反而会让消费者产生厌烦情绪,从而取关。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,关注你不是让你占用他们的时间,而是看你能为他们提供什么价值。